后冠翻譯不斷精進,希望與您分享我們的成果,讓更多人瞭解!文章歡迎自由轉載(若為同業需簽定轉載同意書),並請附上出處與官方超連結:
文章來源 :后冠法律翻譯社 (https://www.legal-translationservices.com/)
  • 那些法律條款的翻譯誤區,99% 的英文法律合約都曾踩過
  • 作者:Becky   加入時間:2025/8/6   點擊次數:0 次
  • 在國際商務往來中,英文法律合約是保障雙方權益的基礎文件,但翻譯中的一個細節失誤,可能就讓條款的效力大打折扣,許多人以為只要將字面意思翻出來就好,但事實上,法律文本的專業用語、句型結構、甚至標點符號,都可能影響合約的解讀與執行。

    51852450_l法律20250312.jpg舉例來說,「shall」與「may」在法律語境中差異極大,前者代表義務,後者代表選擇;而中文的「應該」有時模糊不清,若直接對應,可能導致法律責任的模糊化,再如「including but not limited to」,若少翻了「不限於」,在爭議發生時會直接影響適用範圍。

    此外,不同國家的法律體系對詞語的理解並不完全一致,像「force majeure」在美國、英國及台灣的法律脈絡中,涵蓋的情況就有所差異,如果翻譯時未根據適用法律做調整,就有可能讓條款在法院中失去效力。

    因此,處理英文法律合約翻譯時,必須兼顧語言精準度與法律適用性,並由熟悉雙方法律體系的專業譯者來完成,畢竟,一紙合約的價值,不只是簽上名字的那一刻,而是關鍵時刻能真正守護權益。